三極管發展歷史
- 分類:行業資訊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1-11-26
- 訪問量:0
【概要描述】1947年12月23日,美國新澤西州墨累山的貝爾實驗室里,3位科學家——巴丁博士、布萊頓博士和肖克萊博士在緊張而又有條不紊地做著實驗。
三極管發展歷史
【概要描述】1947年12月23日,美國新澤西州墨累山的貝爾實驗室里,3位科學家——巴丁博士、布萊頓博士和肖克萊博士在緊張而又有條不紊地做著實驗。
- 分類:行業資訊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1-11-26
- 訪問量:0
1947年12月23日,美國新澤西州墨累山的貝爾實驗室里,3位科學家——巴丁博士、布萊頓博士和肖克萊博士在緊張而又有條不紊地做著實驗。他們在導體電路中正在進行用半導體晶體把聲音信號放大的實驗。3位科學家驚奇地發現,在他們發明的器件中通過的一部分微量電流,竟然可以控制另一部分流過的大得多的電流,因而產生了放大效應。這個器件,就是在科技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成果——晶體管。因它是在圣誕節前夕發明的,而且對人們未來的生活發生如此巨大的影響,所以被稱為“獻給世界的圣誕節禮物”。這3位科學家因此共同榮獲了195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。
新研究發現,在晶體管電子流出端的襯底外,沉積一層對應材料,能形成一個半導體致冷P-N結構,因為N材料的電子能級低,P材料的電子能級高,當電子流過時,需要從襯底吸入熱量,這就為晶體管核心散熱提供一個很好的途徑。因為帶走的熱量會與電流的大小成正比例,業內也稱形象地把這個稱為“電子血液”散熱技術。根據添加新材料的極性位置不同,新的致冷三極管分別叫做N-PNP或NPN-P。
晶體管帶來并促進了“固態革命”,進而推動了全球范圍內的半導體電子工業。作為主要部件,它及時、普遍地首先在通訊工具方面得到應用,并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。由于晶體管徹底改變了電子線路的結構,集成電路以及大規模集成電路應運而生,這樣制造像高速電子計算機之類的高精密裝置就變成了現實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四川藍彩電子科技有限公司
四川藍彩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2月,注冊資本3800萬元,位于遂寧市經濟開發區興寧路36號,環境優美、交通便利,是一家從事新型二、三級管和LED應用產品研發、生產、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,也是省級創新型企業培育企業、省中小企業協會副會長單位,研發中心被認定衛“省級企業技術中心”。
四川藍彩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備2021028478號-1

掃碼訪問手機端